在香港,很多市民因牙齒缺失而影響日常生活,例如進食困難、影響發音,甚至影響外觀和自信心。因此,當面對牙齒修復的選擇時,不少人會考慮活動假牙(俗稱「牙托」)或植牙。那麼,這兩者能否同時進行呢?本文就為大家詳細拆解。
Q1:活動假牙與植牙有哪些分別?
A:活動假牙是一種可以自行摘戴的牙齒修復裝置,適用於單顆、多顆甚至全口牙齒缺失的患者。它透過牙床黏膜、剩餘真牙或金屬鉤固定於口腔內,以恢復基本的咀嚼及美觀功能。優點是價格相對便宜、製作時間較短(通常2-4週),並且適合大部分患者。但穩定性與咀嚼力較弱,長期使用可能會造成牙槽骨萎縮。
植牙(種牙)則是透過手術將鈦金屬人工牙根植入牙槽骨內,再安裝人造牙冠或牙橋以替代缺失牙齒。植牙的優勢在於穩定性高、使用壽命長,而且能有效預防牙槽骨流失。不過,植牙的過程需要時間,通常需要幾個月的療程來確保人工牙根與骨骼結合穩固。
Q2:活動假牙與植牙能同時進行嗎?
A:一般來說,植牙與活動假牙可以在某些情況下同時進行,但需考慮多個因素,包括患者的口腔健康狀況、骨質條件及個人需求。
- 植體位置避開假牙承托區
若活動假牙的膠托覆蓋植牙區域,日常摘戴產生的壓力可能影響植體與骨骼癒合。常見做法是前牙區種牙配合後牙區活動假牙,或採用「即剝即種」技術在拔牙後立即植入植體,再以臨時活動假牙覆蓋。 - 優先處理關鍵咀嚼區域
如果患者的下顎後牙缺失而影響進食,建議先為其種植兩側臼齒植體,同步製作覆蓋前牙區的活動假牙。待約4個月後植體穩固,再換成固定式假牙,既縮短無牙期,又能逐步適應。 - 嚴格控制假牙壓力
過渡用的活動假牙需特別調整咬合面,減少對植體部位的負荷。如因假牙過緊導致植體移位,可能需要重新手術,因此必須由專業牙醫定期檢查和調整。
植牙與活動假牙確實能夠同時進行,特別是在短期過渡期或全口重建的情況下。然而,具體方案仍需牙醫根據患者的口腔狀況、骨質條件及個人需求作出專業評估。若對牙齒修復方式有疑問,建議諮詢專業牙醫,制定合適的治療計劃,確保口腔健康與生活質素。

應診時間
星期一至五9:30-18:30
星期六9:30-13:30
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休息
診所地址
香港銅鑼灣軒尼詩道
555號東角中心舊翼21樓2107室
電話: 2573 6500 / 5418 7166
傳真: 2573 4600
WhatsApp: 5418 7166
香港銅鑼灣軒尼詩道555號東角中心
九龍尖沙咀中間道15號
H Zentre, 8樓804-6室
電話: 2314 8218
傳真: 2314 8198
WhatsApp: 6292 0218
九龍尖沙咀中間道15號 H Zentre
2025 Pong's Prosthodontics Center All Right Reserved.
©2025